健康管理講座》愛心從運動開始

【經濟日報╱曾美枝】 2007.06.03 04:54 am

忙、忙、忙,是現代人,尤其是企業負責人及高階主管的生活寫照。由於太忙了,給自己的時間相當有限,在有限的時間裡,沒有辦法維持最好的生活秩序、生活步調,包括飲食習慣、運動、休息等,於是壓力造成的疾病陸續浮現,企業名人突發心臟病、中風等時有所聞,如何保健心血管,成為現代人的一門功課。

忙忙忙
小心心臟受不了

針對企業家的健康管理問題,台北經營管理研究院與本報合作,舉辦一系列「企業主管健康管理講座」,首場由台大醫院前院長李源德主講。

兩個月前,一位企業家從台北到高雄度假,忽然間不認識身旁的太太,也認不出周圍的同事。李源德指出,這是心因性腦血管血栓阻塞,以致短暫腦缺血引起的病變,經過檢查確定診斷,在心臟血管裡放了五個支架,這位企業家已經恢復正常作息。

李源德解釋,如同產品在市場上存在供需關係,人體內的血液也是如此,一旦血液供應與需求無法達到平衡,就可能出狀況。他舉例,工作忙個不停、趕行程、趕會議,甚至趕飛機、趕公車…,都會造成心跳加快,血壓升高,這些生理變化造成心臟需求更多的血量,如果供應心肌的心臟血管(冠狀動脈)又有粥狀硬化板塊橫阻血管內,導致血液的流動受阻,就會出現血液供給不夠。過分的不平衡,就可能造成心肌缺氧,甚至休克、昏倒。

此外,剛吃飽時血液集中在胃腸,所以分配到心及腦的血液量相對不足。若加上冬天冷風襲擊,身體為保溫,不得不血管收縮,以減少血液流經皮膚及肌肉,由於血管收縮,血壓也跟著升高,造成心臟負荷增加,需要更多血液,心肌也就缺氧了。

動動動
再忙也要流流汗

李源德表示,臨床研究發現寒流來臨的第二天,往往年老的心臟病患增多。因為人是靠血管收縮來保溫的,年長者的體溫調控能力較差,尤其容易在冬天心臟病發作。

他進一步解釋,冠狀動脈血管前端最大的直徑約5毫米,隨著流程中血管分枝,末尾細端逐漸變小,臨床所見,如果血管直徑因粥狀硬化窄縮在50%以下,就容易出現心絞痛或呼吸困難等心臟狀況。

有些病人久病成醫,心臟疼痛時,用深呼吸來緩和,因為深呼吸,心跳慢,血壓也隨之降低,這些自衛式的動作,都可減少心肌的血液需求量;也有人用蹲下的方式,舒緩疼痛,因為讓末稍肢體與心臟的距離拉近,心臟耗用的功率減少,心肌的血液需求量降低,心絞痛就緩解了。

短暫性的疼痛,除含用舌下亞硝酸甘油片外,可以運用多種方式來改善,但若疼痛時間超過20分鐘以上,就需要就診。

企業家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保健心血管?李德原認為,運動是最好的良方。運動是他每天必修的「功課」,即使忙碌,他晚上也會抽空到大安森林公園運動40分鐘,假日則選擇爬山,讓身體流汗,增強體能。他認為,運動不是體力問題,是毅力問題,而且要持之以恆。不過,最好不要在吃飽飯後馬上運動。

企業要追求永續經營,企業主就必須做好個人健康管理,讓身體維持良好的運作,才有充裕的體力主導企業的營運,帶領企業邁向高峰。

【2007/06/03 經濟日報】





◎早安晨跑李源德
◎亞力山大健身休閒俱樂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