國衛院教授:12年後,每天182人死於癌症
日期:2008/01/20 07:10 記者胡宗鳳/高雄縣報導
國家衛生研究院教授溫啟邦昨天發出警訊,他指台灣雖已挹注不少醫療資源在癌症的治療及研究上,但抗癌戰役節節敗退,他預估二○二○年以後,台灣每天將有一百八十二人死於癌症,遠高於二○○六年的一百零四人。
The Genetics of Cancer 溫啟邦說,致癌因子中,致癌率由大而小依序為吸菸、飲食不當、肥胖、吃檳榔、缺乏運動、喝酒、職場致癌物、空氣水汙染、B或C型肝炎。吸菸對健康傷害最大,能戒就戒。他表示,罹患肺癌、肝癌、胰臟癌、食道癌與胃癌死亡的人,占台灣半數以上的癌症死亡人數,罹病五年後的存活率不到百分之廿。
他強調,癌症防治策略可分為三級,第一級是改變不健康行為(去除致癌因子);第二級是篩檢;第三級是治療。有三分之二的癌症都與未做好預防有關,如果能避免不健康行為,就能減少三分之一的癌症死亡率。
他說,在美國,癌症實質死亡率自九十年代起即呈現年年遞減之現象,台灣卻是日趨嚴重。即使全民健保實施迄今逾十年,大幅提高民眾就醫的便利性,也挹注不少醫療資源在癌症的治療與研究,然而癌症死亡率持續上升,這個現象值得憂心。
他說,根據衛生署的資料,癌症自一九八二年起成為國人第一大死因,此後癌症死亡率年年提高;從一九七一年的平均每天廿四人死亡,到一九八六年增為每天四十五人,再增至二○○二年的每天九十四人死亡,平均每十五年增加一倍,預估到西元二○二○年時,台灣每天有一百八十二人死於癌症。
【記者魏忻忻/台北報導】衛生署國民健康局癌症防治組長孔憲蘭指出,近年來國內癌症標準化死亡率已有下降趨勢。
針對國衛院教授溫啟邦指國內癌症防治「節節敗退」,孔憲蘭表示,若直接由死亡數字來看,因為人口老化,而癌症又是年長者較易罹患的疾病,隨著國內老年人口增加,癌症死亡人數絕對會逐年上升。
孔憲蘭說,若以評估癌症防治結果,必須看校正過年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