﹝中央社記者陳清芳台北十二日電﹞ 國家衛生研究院和衛生署國民健康局訪問調查顯示,全國百分之二十四點一的老人自覺視力變差,並常伴隨憂鬱情緒,但是大多數老人的眼疾是老花、遠視,這些視力問題在正確矯治後即可改善,但老人卻常忽略視力保健的重要性。
根據這項二零零五年國民健康訪問暨藥物濫用調查中,發現老人自述的眼疾最多的是老花,佔百分之六十八點六,依序是白內障佔百分四十一點七,散光佔百分之六點六,近視佔百分之五點五,青光眼是百分四點一,視網膜病變佔百分之四,失明為百分之二點九。
研究發現,當老人自覺視力好時,只有百分之十四點五有憂鬱情形;自覺視力差的老人,則憂鬱情形為百分之三十七點七,是自覺視力好老人的三倍。
國民健康局指出,從視力照護網做社區老人的視力篩檢結果看來,老花、遠視等視力問題,經由檢篩及正確矯治,即能改善視力並增進生活品質,可是許多老人自認為年紀大,就一定會老眼昏花,所以延誤就醫。
台大醫院眼科部主任林隆光也表示,糖尿病視網膜病變、青光眼等眼疾初期並無明顯徵兆,很多老人有症狀才就診時,病情比較嚴重,從就診情形來看,很多老人欠缺定期視力檢查的觀念。
林隆光說,有高度近視者,應半年檢查一次眼睛,四十歲以上的成年人應一年一次,如果視力持續穩定,可以延長兩年檢查一次。
為降低視障的發生,衛生署也補助三家社區視力保健中心及十一家視力服務網,到社區為兒童及老人做視力篩檢,請民眾踴躍參加。951012
|
主持人 |
國家衛生研究院、衛生署國民健康局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