胃食道逆流 作息飲食先改起 2008/10/22

【聯合報/蘇聰明/高雄市新復興中醫院診所院長】

門診發現,不少胃食道逆流的患者因搞不清楚病況,常因胸悶、胸痛或胸口灼熱感,往心臟內科,胸腔科跑,症狀持續未獲改善;也有人因咽喉痛、聲啞長期就診耳鼻喉科無效,最後找出病因才發現是胃酸逆流惹的禍。


胃食道逆流(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,簡稱GERD)

隨著飲食西化,台灣人罹患胃食道逆流盛行率提升,幾乎每10個人就有2人有胃食道逆流問題,這種疾病好發於男性與肥胖者,但國外也有研究報告指出,抽菸、酗酒也是風險指數之一。由於症狀複雜,所以經常會有病患看錯科別,將錯就錯好多年。

食道的末端與胃連接處,有一環狀肌肉叫「賁門」,功能是防止胃中的食物及胃酸逆流湧入食道,而罹患胃食道逆流的患者,就是因賁門鬆弛,無法正常運作,導致胃酸往上逆流到食道,食道無法承受,才會出現胸口灼熱、聲音沙啞、胸痛、胸悶、咳嗽、口臭等症狀,若胃酸持續侵襲食道粘膜,導致食道細胞變性,便可能轉變為食道癌。


每日服用4克TCELL-1原生益菌﹝4g*10億=40億原生益菌﹞+綠有機精力湯,胃食道逆流-會員分享心得有明顯的正面效果﹝註1﹞

胃食道逆流屬於中醫學「胸痛」、「反酸」、「噎膈」等病症範圍,主要病徵是由飲食不節、精神刺激、嗜食辛辣酸性刺激食物,過度吸菸、飲酒或濫用藥物所致。

治療多從減少胃食道逆流,避免刺激損傷食道黏膜及改善括約肌功能著手,進而達到抑制胃酸持續溢出賁門的目的。

在中醫來看,本症有虛有實,虛症是脾胃虛寒,胃陰不足,無法充養於脾胃而引起;實症為肝鬱化火,胃火上炎等病因導致損傷食道黏膜。依中醫學理,實症宜瀉火解鬱,降逆下氣,虛者宜健脾益氣,和胃降逆,不能因此病以實證居多,就一味採取清熱瀉火方式。


臨床上,中醫治療胃食道逆流常以「制酸降氣散」為主方,再視症狀添加藥物,如灼熱明顯,有時需酌加清熱降水的藥物,如蒲公英、黃連等,腹脹、消化不良則需加厚朴、枳殼來幫助脾胃消化;打膈、嘔吐則需酌加旋覆花、代赭石來幫助降氣;若影響胃疼痛較重則應酌加元胡、五靈脂等藥物,幫助減少疼痛。


至於出現胃食道逆流症狀者,應由改善生活作息與飲食習慣著手,減少攝取脂肪、酒、菸、咖啡、巧克力等,都可以降低食道下括約肌的壓力和胃酸分泌,此外紓解生活壓力也是很重要的原則。 【2008/10/22 聯合報】

﹝註1﹞※國家新創獎※



●TCELL-1原生益菌(Lactobacillus rhamnosus TCELL-1)是國內第一株由國際「原生益菌定義」(Lee and Salminen,1995),以直腸鏡深入國人之健康成人腸道黏膜組織中所篩選分離而得,並完成基因序列定序工作及十國專利。

除由台大醫學院實驗動物中心進行「完整的動物安全性試驗」,證明其安全性值得肯定外並由台大醫學院實驗動物中心、食品工業發展研究所與國立清華大學實驗證明具有「抗胃酸、耐膽鹽」、「抑制十四種有害菌 (in vitro)」、「能增加體內益生菌菌群(乳酸桿菌群、雙叉桿菌群)」、「能調整腸內菌叢生態」、「增加腸道黏膜免疫抗體IgA、IgM分泌量」、「增加自然殺手細胞活性」、「於自發情況及ConA刺激下,可增加脾臟淋巴細胞分泌Th1細胞激素IL-2」以及「可在腸道上吸附長達一週以上的時間」等實驗成果,且在「以DMH致癌物及高油脂飼料所誘發之腸腫瘤的預防效果預備實驗」中顯示,「TCELL-1原生益菌」對「脾臟及腎臟方面,有明顯的正面效果」。


600萬倍電子顯微鏡TCELL-1原生益菌







TCELL-1原生益菌為本土型人體腸道來源-原生益菌-保健功效


TCELL-1人體腸道來源-原生益菌醫學論文報導【More】



●您感到胸口灼熱疼痛嗎?您是否曾歷經酸熱物由胸口湧至喉嚨而極不適嗎?您是否耽心這些不適可能是一種嚴重疾病之先兆,將危及您的健康,或許您認為這是一種心臟病而求助於心臟科醫師。其實這些特殊症狀就是所謂的「胃食道逆流症」。在正常情形下,我們進食吞嚥下的食物混合唾液後經食道至胃內,在此與胃液充分攪拌後並經胃竇研磨約需2~3小時就可完全排至十二指腸。胃液本身含強酸,若胃液逆行至食道下端形成症狀即稱之胃食道逆流症。台北榮民總醫院 胃腸科張扶陽醫生



主辦單位
JOSS健康管理聯盟

主持人
台北榮民總醫院

聯絡電話
胃食道逆流-會員服務02-8770-6852

電子郵件



胃食道逆流疾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