克雷伯氏肺炎菌
維基百科,自由的百科全書
跳轉到: 導航, 搜尋
? 克雷伯氏肺炎菌
克雷伯氏肺炎菌(Klebsiella pneumoniae)
域: 細菌域 Bacteria
門: 變形菌門 Proteobacteria
綱: γ-變形菌綱 Gammaproteobacteria
目: 腸桿菌目 Enterobacteriales
科: 腸桿菌科 Enterobacteriaceae
屬: 克雷伯氏菌屬 Klebsiella
{{{subdivision_ranks}}}
克雷伯氏肺炎菌Klebsiella pneumoniae
克雷伯氏肺炎菌(Klebsiella pneumoniae)屬於革蘭氏陰性菌,桿狀,有大量黏性的多醣形成的莢膜包覆。克雷伯氏肺炎菌可以在人類,特別是免疫力低弱的個體造成肺炎,尿路感染,菌血症等等感染症。[1][1]然而除了院內感染之外,近年來社區型感染也漸漸增加。在台灣的糖尿病病患中,克雷伯氏菌經常是造成肝膿瘍liver abscess的病源。[2] 克雷伯氏菌可以進行乳糖發酵,屬於兼性厭氧生物,他是目前檸檬酸發酵被研究的最清楚的微生物。
歷史
西元1884年丹麥科學家Hans Christian Gram(1853-1938)研發了革蘭氏染色法,當初即是用來分辨肺炎鏈球菌(屬革蘭氏陽性)與克雷伯氏肺炎菌(革蘭氏陰性)。 德國微生物學家符Edwin Klebs(1834-1913)首先描述了克雷伯氏肺炎菌,此菌後來因此得名。
克雷伯氏肺炎菌